三号突击炮(Sturmgeschütz III)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量最多的装甲战斗车辆。它以三号坦克的底盘作为基础而制造。德国最初打算以之作为步兵支援的机动装甲轻型火炮。经过不断的改良及精研后,它终于在1942年改造成坦克歼击车。直至战争完结,德国一共生产了10500辆三号突击炮。
三号突击炮(Sturmgeschütz III)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量最多的装甲战斗车辆。它以三号坦克的底盘作为基础而制造。德国最初打算以之作为步兵支援的机动装甲轻型火炮。经过不断的改良及精研后,它终于在1942年改造成坦克歼击车。直至战争完结,德国一共生产了10500辆三号突击炮。
德国的六号战车E型,通常简称为“虎”I式坦克。它是因为德国装甲部队在进攻苏联之后的几个月内,出其不意的遇到了苏联坦克的顽强抵抗而研制的,尤其是T-34和KV-1。虎I第一种安装了88毫米火炮的坦克,该炮的高射炮版已经展示了优良的防空和反装甲能力。在战争期间,几乎在所有的德国前线战斗中都出现过“虎”I
1942年十月初,一份关于VK 45.03的研制计划出炉,有两家公司提供了各自的设计,一家是亨舍尔,另一家是保时捷。两家都使用了来自克虏伯公司的炮塔设计,主要的区别是车体,传动系统和悬挂装置。 亨舍尔的版本使用了常规的车体设计,车体沿用了和“黑豹”坦克类似的倾斜装甲布置。引擎后置,和“虎”I坦克类似
T- 72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生产的第二种新型主战坦克。它是基于172工程开发,并引进了T -64A部分功能。 T-72是二战后最广泛生产的主战战坦克,变化仅次于T-54/55系列,及后更演变发展成为T-90 主战坦克。
NASAMS防空系统由挪威康斯伯格防卫与航太公司和美国雷神公司共同开发,是一种分布式和网络化的中远程地对空导弹防御系统,具备多目标作和超视距作战能力,紧密整合并适应国家的一体化防空反导体系(IAMD)。NASAMS网络扩大了防御区,提高了武装部队的总体作战能力。 自挪威引入以来,该系统一直在持续发展
Sd.kfz.9是二战中德国使用的最大的半履带车,由FAMO公司于1936年开始研制,1939年推出正式生产型F3型,F3型车安装迈巴赫公司生产的250马力HL108 TUKRM型发动机。此车衍生了多种变型车辆。
490A工程是作为490工程的一个替代计划出现的。490A“反叛者”被要求增加一名乘员和一门外置的火炮。从490工程到490A工程,最大的变化是完全重新设计的炮塔,而行走机构变化不大。该项目计划在1984底被取消,转而开始研制更新的477工程“铁锤”。这是一辆大幅超前所处时代的坦克,为了保留强大的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