织田信长

织田信长

原名:

織田信長

公元1534-1582年(天文三年至天正十年),日本军事将领,政治家,战国大名,父亲为尾张大名织田信秀。幼名吉法师,1546年(天文十五年)元服后,改称为信长。
织田信秀死后,信长把半个尾张国统合起来,1560年(永禄三年)于桶狭间以劣势军力迎击东海道大名今川义元,并获大捷,从此声名大振。1562年与三河的德川家康缔结同盟,统一尾张,进出美浓。1567年歼灭斋藤氏攻取美浓国,之后便将居城从尾张的清洲迁移至岐阜的稻叶山城。1568年奉流亡将军足利义昭之命进驻京都,完成上洛。
虽然义昭在信长的支持下乃得以稳坐将军职,然而却对信长的势力外扩感到不满,因而联合武田、浅井、朝仓、三好、本愿寺、毛利、波多野、一色等势力,组成信长包围网。信长于1570年姊川合战中击败浅井、朝仓联盟,1571年(元龟二年)烧讨延历寺,1573年(天正元年)流放将军足利义昭,进而又于1575年在长筱合战中击破武田,彻底摧毁包围网。1576年信长在安土建构居城,正式开辟安土桃山时代。狭义上的战国时代就此结束。
1577年后信长打算将其势力推进至中国地方,命羽柴秀吉经略中国,引发与毛利家对峙的局面。另一方面,随著1580年石山本愿寺的顺利攻取,畿内一带几乎都在信长的掌控之中;自越后大名上杉谦信病逝后,也无人能阻挡织田家占据北国。然而就在1582年,为了救援对决毛利的秀吉,信长在出阵过程中途经京都本能寺,遭家臣明智光秀兵变刺杀。天下布武的理想差一步却未能实现。
此后树立统一政权的壮业,乐市乐座、废止关所、刀狩、检地等政策的推动,都由以后的丰臣政权继续承继下去。